CBA中文网——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赛程比分+球队数据+盘口分析曾凡博中国赛常规时间0出手!最后26秒被连打2个遭队友全程无视
2025-10-13CBA,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,CBA赛程,CBA直播,CBA比分,CBA投注/提供CBA最新赛程、实时比分、球队阵容、球员数据及盘口分析,服务中文球迷与篮球数据爱好者,让你全面掌握CBA最新动态。比赛最后26.6秒,太阳队的贾里德·巴特勒面对曾凡博的防守,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。第一次突破得手,比分差距缩小到2分。
紧接着,巴特勒再次单打曾凡博,又一次得分。连续两次被同一位对手在自己面前轻松取分,曾凡博站在球场上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。
这一幕发生在NBA中国赛篮网对阵太阳的比赛中。当比赛进入最关键时刻,中国球员曾凡博被留在场上,却成为了对手重点攻击的突破口。
在整个常规时间比赛中,这位中国前锋没有获得任何一次出手机会,仿佛一个在场上奔跑的隐形人。
仔细分析曾凡博的出场时间分布,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模式。上半场,他仅在临近尾声时获得了3分06秒的出场机会。随后是漫长的等待,直到第四节最后2分55秒,他才重新回到球场。
如果没有加时赛,曾凡博本场比赛的出场时间将停留在6分01秒。加时赛让他最终获得了10分06秒的出场时间,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:在整个常规时间比赛中,他没有一次投篮出手,数据统计表上只有0分0篮板0助攻1抢断和3次犯规。
根据不同媒体的统计,有-4和-15两个版本,但无论如何计算,这都是一个相当不理想的表现。当曾凡博在场上时,篮网队整体处于输分状态。
比赛中一个明显的现象是:即使曾凡博跑出了空位机会,篮网队的队友们也极少将球传给他。大多数时间里,我们看到他只能在底角位置等待,或者进行无谓的折返跑。
篮球记者贾磊在评论中直言:“就给二四节最后3分钟,而且队友完全不传球,看都不看,大部分时间小曾都在底角抽烟,一点战术机会都不给。”这种描述准确勾勒出了曾凡博在球场上的真实处境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杨毅的分析或许提供了一种解释:“篮网这边是什么样的层次和水平,但是威尔逊上赛季打得这么好,蒂米等都没有保障合同,大家都没有端稳这个饭碗。”当每个球员都在为保障合同而拼搏时,自然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表现机会去成全他人。
曾凡博在防守端面临的问题同样值得探讨。作为一名身高2米11的前锋,他在比赛中却多次被安排防守对方的后卫球员。这种明显的错位防守安排,让他在脚步移动上的劣势暴露无遗。
特别是在比赛最后时刻,太阳队明显针对曾凡博这一点进行攻击。巴特勒连续两次单打成功,几乎让篮网队在常规时间输掉比赛。虽然曾凡博在防守端表现积极,上半场还有一次眼疾手快的抢断,但整体防守效果并不理想。
有媒体人质疑这种防守安排:“我不明白为什么让小曾一个大锋线去防对方的后卫,这本身就是把他的弱点暴露了,教练是不懂球还是怎么着?”
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——是教练组故意考验曾凡博的防守灵活性,还是单纯战术安排上的失误。
篮网队老板蔡崇信本次比赛选择坐在球队板凳席末端的位置,这一细节被多家媒体关注。有分析认为,这一 seating arrangement 可能暗示着老板希望看到曾凡博获得更多表现机会。
然而,现实与期望形成了鲜明对比。整个前三节,曾凡博仅获得3分06秒的出场时间,第四节一度长时间坐冷板凳。
这种安排引发了“吉祥物”说法——篮网队是否仅仅将曾凡博当作吸引中国球迷的营销工具,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球员。
考虑到NBA中国赛的商业属性,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。之前曾凡博签约篮网队之后,恰逢篮网要来打中国赛,时间点的巧合让人自然联想到商业考量。
但问题是,如果真是以营销为目的,为何不给曾凡博更多的表现时间?这似乎与商业逻辑本身相矛盾。
曾凡博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NBA联盟的残酷现实。全NBA只有450个正式名额,每个位置都面临着极激烈的竞争。
当球员连保障合同都没有时,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个人表现赢得教练组青睐,而非团队配合。
与曾凡博同时在场上的篮网球员,多数同样是边缘球员,没有保障合同。在这种情况下,球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竞争对手,而非真正的队友。
媒体人“海jun的蓝”指出:“第四节虽然比分咬的很紧,但教练还是给了小曾时间,这应该也是为了履行赛前的承诺,只不过实力差距在这摆着,再加上其他球员也想尽可能多的表现,小曾没有出手机会也在意料之中。”
这种环境下的竞争,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,更涉及到生存本能。每个球员都在为留在NBA而拼搏,这种压力下的选择往往显得“自私”,但也是职业体育残酷性的真实体现。
曾凡博目前是中国国内最优秀的锋线球员之一,在CBA联赛中展现出顶级水平。然而,在NBA赛场上,即使是在季前赛中对位其他边缘球员时,他依然显得吃力。
这场比赛清晰地展示了中国篮球与世界顶级水平之间的差距。当国内最好的球员在NBA边缘竞争中仍处于明显劣势时,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现实,而非简单地归因于教练不给机会或队友不传球。
曾凡博的篮网首秀已经结束,但关于中国球员如何立足NBA的讨论远未停止。这场比赛所暴露出的问题,不仅关乎一位球员的个人发展,更引发了对中国篮球整体水平的反思。